9月30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举办原创锡剧小戏《神光赤子—林尊琪》、原创话剧《三地聚疁 人杰地灵》成功首演,以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的崇高情怀作为创排展演的源头活水,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所职工和研究生代表、社会公众等600人现场观看表演。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神光-II号激光打靶第七千次试验开始!”
铿锵有力的锡剧唱腔在舞台上响起,台下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也直起了身板,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听得津津有味。锡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光机所与嘉定菊园锡剧社艺术家团队合作,将林尊琪院士的感人事迹,创作排演成原创锡剧小戏《神光赤子—林尊琪》,在本次活动上精彩呈现。通过传统曲艺的表现形式,细腻描绘了林院士在“神光”装置研制过程中的辛勤付出、他坚定的入党志愿书誓词以及在生命弥留之际在病榻上向祖国激光科技事业发出的“油灯已经接近耗尽,我将奋斗到最后一刻”的深情告白。三幕场景凸显了林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对国家激光聚变事业的无私奉献,进一步彰显他毕生坚守、矢志不渝的崇高信念和执着追求。在林尊琪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卓越领导下,神光II装置实现了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量和质上的飞跃,成功跻身当代国际顶尖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之列。
“千里迢迢是为了科技报国,造福人民,必须争分夺秒,抓紧工作!”“三地聚疁,我们的口号是——科研和搬家两不误!”
这些直击人心的台词响彻在每一位现场观众的心中。上海光机所原创科学家精神舞台剧《三地聚疁,地灵人杰》以上海光机所建所60周年出版的《上光大院的奋斗故事》为背景创作,全部演员也均是所内的一线科研人员和职工子女。
本剧还原时代背景,在上世纪60年代追赶国际激光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现王之江院士、邓锡铭院士等带队奔赴上海考察调研,向上海市领导做“激光应用和发展前景”的专题报告,还原当时在上海的三个制高点衡山饭店、锦江饭店、上海大厦演示激光通讯,在衡山饭店展示激光打孔的场景。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毛主席“死光(激光),要有一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它”的指示下,拉开了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建所波澜壮阔的序幕。来自五湖四海的研究人员,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跨越祖国的大江南北,携带着家人和科研设备,历经曲折,纷纷汇聚于上海嘉定。尽管实验室的条件不尽如人意,他们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作出所需的工具;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们却对科研的热情不减,筚路蓝缕,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他们为现代光学基础和应用前沿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入探索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有力推动了大型激光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并开辟了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的全新应用领域。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党委认真开展中国科学院“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专项活动,建设“与光同行志报国”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基地,获批中国科协第一批教育基地。每年开展系列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出版“尚光故事集”丛书,进一步拓展科学家精神艺术化表达载体,让科学家精神走入更多社会公众心中。此次舞台剧首演活动以话剧艺术、传统戏剧为载体,让科学家精神走出科研院所,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让更多青年人才和社会公众从中获得文化润泽、心灵滋养,让“共和国科技脊梁”的光辉形象会更加深入人心,引发强烈共鸣。
会议现场
原创锡剧小戏《神光赤子—林尊琪》
原创科学家精神舞台剧《三地聚疁,地灵人杰》
网站导航
|
晶体石英系列
|
实验设备系列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红外光学材料研究中心光电子材料仪器事业部
地址:上海嘉定区招贤路200号
电话:021-69522126
传真:021-69513319
友情提醒:
在您选购时,敬请向我方工作人员索取资质证书,确保真实可靠,谢谢!